應用金融與行為科學學院于2019年1月由應用金融研究中心和社會與行為跨學科研究中心合并組建而成。其中,應用金融研究中心為遼寧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,始建于2002年,在金融科技、大數據分析與風險管理、人工智能等新興金融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成果豐碩;社會與行為跨學科研究中心是本科教學改革試點單位,始建于2008年,立足于行為金融學專業,具有十余年跨學科教育探索經驗。在整合優質教學、科研資源基礎上,應用金融與行為科學學院將著力打造國內一流、國際知名的應用經濟學(金融學)跨學科研究平臺,建立獨具特色、全國知名的創新人才培養基地。
院 長: | 史永東 |
副書記: | 高峰 |
副院長: | 高峰(兼) 魏寶社 李鳳羽 |
博 士 |
行為經濟學 金融學(金融科技方向) |
碩 士 |
金融學(量化金融方向) |
本 科 |
金融科技 |
應用金融與行為科學學院秉承“問題導向”的跨學科教育模式,以金融學為學科內核,以金融科技、大數據分析與風險管理、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為技術支撐,以心理學、社會學等行為科學為輔翼,將國際先進辦學理念與本土現實需求相結合,開展尖端科學研究和創新人才培養,促進金融學和計算機技術、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、行為科學等學科交叉與融合,為金融行業未來發展輸送高水平復合型創新人才,產出高質量、國際化的優秀科研成果,以內涵式發展推動東北財經大學“雙一流”建設,助力東北老工業基地社會經濟轉型發展。
金融科技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全球化視野和跨學科專業背景,系統掌握現代金融學核心理論,具備金融大數據挖掘與處理、程序設計、區塊鏈及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,了解國內外金融科技發展前沿與應用實踐,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,能勝任金融科技領域實際工作的高層次復合型金融人才。
金融學(量化金融方向)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,系統掌握量化金融理論和量化分析技術手段,具備量化投資實務專業技能,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職業發展潛力,勝任證券、銀行、保險、基金、期貨公司等金融機構量化金融實際工作,具有扎實理論功底、精湛專業技能、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創新型高水平量化金融人才。
行為經濟學是經濟學研究的前沿領域,廣泛涉及經濟學、金融學、心理學、社會學、政治學、哲學等學科理論,正在發展成為新興的跨學科研究范式。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、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,以發現現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,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于人的理性、自利、完全信息、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。
學院擁有完整的本、碩、博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?,F有金融科技和金融學(量化金融實驗班)兩個本科專業,金融學(量化金融方向)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專業,行為經濟學、金融學(金融科技方向)博士研究生專業。學院借鑒國際著名商學院金融專業的課程設置和培養方式,并充分考慮國內金融業界對復合型人才的現實需求,科學細致地制定了各專業人才培養具體方案。在強化學生基礎理論與技術手段的同時,引導學生形成跨學科意識與批判性思維,以培養兼具學術競爭力和職業發展潛力的優秀畢業生。
學院現有271名本科畢業生和105名碩博士畢業生,主要就業去向為政府部門、高等院校、科研機構、商業銀行、證券公司、保險公司、基金公司及其他金融機構等。